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丨保护投资者权益 从规范上市公司制度入手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
图片来源/新华社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丽娟
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是我国最具代表性、最为优质的企业群体,是实现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的根本保证。”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经济学家兼中部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周景彤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积极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能够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竞争优势,增强我国核心企业竞争力;能够有效夯实资本市场的内在基础,确保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拓宽资本市场对广大投资者的吸引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以高质量为导向,多管齐下完善制度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不少上市公司中报业绩受到一定程度影响。数据显示,A股的3975家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3.4万亿元,同比下降1.7%。不过,从单季来看,二季度A股公司的业绩明显改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2.7%,显示出了我国上市公司的韧性和活力。
周景彤认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群体取得了较大成绩,但许多上市公司在法人治理架构、规范运作、投资回报等方面存在问题,影响到投资者的信心,迫切需要采取办法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效率,规范其正常运营,切实为投资者带来稳健、可持续的回报,更好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上市公司发展面临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任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证券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郑醒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是当前上市公司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以及股价形成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交织,不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他认为,在信息披露透明度不足,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违规行为被遮掩,难以甄别公司治理不规范、经营状况变差的上市公司,再加上价格操纵导致股价走势偏离真实价值,导致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作用发挥不足,误导投资者。
“为综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导向,多管齐下完善股票市场治理机制。”郑醒尘表示。
在周景彤看来,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三方面:一是内部控制机制亟待完善。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人力资源环境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相对落后;风险评估体系建设欠缺,风险防控意识不足;内部信息控制与披露制度存在短板,沟通渠道不畅。
二是外部治理机制存在短板。外部监控机制尚待改善,利害关系者治理机制还须健全;部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完整,甚至存在财务造假行为,问题十分严重。
三是公司治理机制尚须改进。部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制衡机制,同时内部控制人问题、独立董事以及监事会作用有限等也影响了公司稳健经营,不利于现代化公司制度的建立。
以改进公司治理为切入点解决问题
针对目前上市公司推进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次会议提出了三点要求,一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二是要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三要发挥部门合力加强监管。
周景彤认为,国常会提出的三方面要求,进一步突出了对资本市场改革、上市公司治理和投资者保护的重视。有助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提高上市公司内部运营效率,切实保证上市公司形成规范的长效治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三会一层责任,形成权力制衡,避免权力集中;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针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起到更大的震慑作用,最终实现净化市场、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郑醒尘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从公司内控、外部监管、正向激励三方面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以改进公司治理为切入点,结合加强信息披露监管、遏止股价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行为,使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的竞争中更有效地驱逐“劣币”。“采取这方面的措施是必要的、有针对性的。”他强调。
下一步,如何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专家们给出了不同的建议。
周景彤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内部环境控制,包括股权结构优化、风险防范机制、内部信息传递及沟通等,严防内幕交易、操纵股价和各类利益输送现象。二是要继续落实推动现代企业公司治理制度,积极推动“三会一层”的主要治理架构,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要严格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切实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效率,严防财务造假等欺诈现象,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四是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积极完善退市规则,对上市公司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确保上市公司质量。
郑醒尘则认为,要加快完善资本市场的法治机制。“要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须发挥市场竞争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的资本市场法治机制能为消除规则漏洞、严格执法发挥保障作用。”